新聞

2023年2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明愛莊月明中學 - 2023年2月
校長親題百字 推動書法程式 以姓名為起點 傳承中華文化
中國書法為中華文化數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精粹,上承文人精神,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,以漢字為載體,涉足文學、歷史、哲學,亦與音樂和美學相通。明愛莊月明中學一直透過多元教學,讓學生適性發展,建立正面及求取進步的精神。彭耀鈞校長熱愛文學,醉心書法,因此順應電子學習的趨勢,帶領教學團隊一同研發「好名好字」手機應用程式,推廣學習書法的好處,以此宣揚中國傳統文化及美德,培養學生成為文藝雙馨的社會棟樑。
校長親筆題字 書寫姓名為始步
「好名好字」立意教導同學寫好自己的名字,鼓勵他們長期學習,提升個人素質,薰陶美育。該應用程式設計逾半年,學校以中一學生的名字為試點,依據班級名單,由校長親自書寫,成為範本,並由科技公司製作程式。彭校長表示:「起初,我以為只要整理古今書法名家的作品,交由科技公司便能建立足夠的數據庫,然而因為目前人工智能技術仍然有限,電腦始終無法達到書法的審美眼光,因此只能以最簡單的方式,依照同學的名單,由我以楷書書寫,再由科技公司以定格定點的方法開發『好名好字』。」
通過開啟應用程式,學生可從列表中找到自己的姓名字頁,系統內置文字的筆劃和字形動畫,同學能參照範例進行臨摹學習,系統會自動打分,提示文字未盡完美之處,並提醒不依筆順的同學重新依筆劃進行重複訓練。彭校長補充,程式目前雖未具審美意識,不能就學生個人風格酌情評分,而且限制使用者需於指定方格位置下筆,並按範例比例書寫,然而卻非常適合初學者進行臨摹學習。
建立正向思維 從書法造就自我
不少研究指出,學習書法有助陶冶性情,適量的書法訓練能有益身心健康,因習字時需專注紙上,絕慮凝神,力送毫端,故可使人暫時擺脫現實,陶醉在文字之美中,從而令精神得到放鬆,鍛鍊專注度。學校老師指出:「『好名好字』手機應用程式推出後,不少學生在重複練習的過程中,觀察到個人字跡的變化,並因自己可以寫得整齊端正而獲得成功感。」
與「好名好字」出於一轍,學校相當重視學生的校服儀容,校服作為學生的身份象徵,有助同學培養文明守禮、團隊意識、公民責任等精神,並增加對學校文化的認同感。在學習的過程中,校服亦能夠充當品德教育的工具,從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自律意識。每當同學衣衫儀容欠佳時,老師皆會耐心協助學生整理衣服,教學團隊認為校服可以讓學生對學校產生歸屬感,學會懂得尊重自己及所屬群體。此外,學校亦將整理儀容的深層意義引伸至書法當中,作為價值觀教育,學習藝術的最終目的在於端正儀止,修心養性,培養內涵,提升個人品德修養,練習書法正好讓學生的身心得到鍛鍊,以此提升學習的專注度。
同學積極參與 手寫揮春深得讚譽
推出「好名好字」已近大半學期,在這段期間,彭校長親力親為,不單親題逾百字作為系統數據,亦親自批改學生的個人名字練字習作。為了統一教學要求和批改標準,他更與中文教學團隊一起切磋交流書法知識,分享楷書的歷史背景和筆法概念。「值得一提的是『好名好字』內設龍虎榜,會列出得分最高的參與者名字,因此程式推出後,同學反應雀躍,不論學生或老師都興致勃勃地主動參與,甚至連程式的技術開發人員在研發時亦忍不住嘗試,力求佳績,使到校內充滿中國文化氛圍。」
在程式開發之前,學校已十分重視營造校內的文化氣息,除了閱讀風氣良好外,不少同學於寫作比賽中初試啼聲,屢獲佳音,更有同學橫掃多個公開書法獎項。每逢新年,彭校長會率領書法表現優秀的學生一同走進社區,為街坊提供免費手寫揮春服務,透過將祝福送贈街坊,分享喜樂平安。彭校長補充:「學校視社區作為教育的場地,希望透過活動為同學建立回饋社會的心。今年在舉辦手寫揮春服務前,有同學原本推說不來,稱自己只有『福』字寫得好,在老師的再三鼓勵下,他不但一改心意,積極參與其中,還發揮創意,在『福』字畫上兔耳,此應節舉動深得街坊讚美。」